教材名称: | 创新、创造与改变 | |||
ISBN号: | 978-7-89436-773-0 | 作者: | 温涛 | |
字数: | 332千字 | 规格: | 16开 | |
印制时间: | 2020-08-01 | 出版日期: | 2020-08-01 | |
定价: | 42 元 | 样章下载: | 创新、创造与改变—样章.pdf | |
购买地址: |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加快创新跨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发展形势所迫。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要素,贯穿在企业管理和运行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细节中。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的驱动,归根结底需要每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个体同心协力,共同融入创新发展的伟大时代,共同推动创新发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鉴于此,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将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于2015年面向全校开发了“创新、创造与改变”等创新创业系列核心必修课程。本教材为《初识创新》的第二版,体现了“创新、创造与改变”课程建设和改革升级的最新成果。
本教材强调了“国家、企业、个人”三大创新维度的一体化设计,围绕“国家创新战略、企业创新层次、万众创新能力”三大篇章结构,具体从“科技革命与国家发展、全球创新挑战”,“企业模仿创新、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颠覆创新和原始创新的七个层次”,“个人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的发掘”等内容逐次展开。
本教材还凸显了“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关注成长”三个特色,具体体现在:一是融入家国情怀,将国家创新战略和科技发展等最新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使大学生增强国家创新发展自信,提升融入国家创新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创新实践,将创新实践贯穿教材始终,强调教学过程的进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基本知识测试、随堂实践、课后思考、教学单元实践项目、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发现之旅创新创意大赛等实践体系,进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三是关注学生成长,课程教学和考核注重过程性、开放性、创新性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性,既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更关注学生收获了多少,成长有多大。此外,教材还配套提供了课程导学地图、创新工具包等特色材料,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引和帮助。
本教材适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对创新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和使用。教材篇章结构清晰,案例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开拓创新视野,理解创新之于国家、企业、个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掌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发展进程、全球创新方向、战略与挑战,掌握企业塔式创新的七个层次内容,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想象力,并能够运用创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创新案例,产生或优化创意构想,提升创新精神和能力。
本教材由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教师设计和编写。温涛校长对整个教材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指导;邓珊老师对教材各章节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董文良老师负责教材简介、第1篇第1章及第2章和教材附录材料等新增内容的撰写,并对教材进行了统稿修订;王心磊老师负责第1篇第1章部分内容的撰写;于丹老师负责第2篇第3章部分内容、第4章和第5章的撰写;栾晓燕老师负责第2篇第6章和第7章的撰写;栾天宇老师负责第3篇章新增内容的撰写;栾晓燕老师对第2篇第1章和第2章进行了修订;王心磊老师对第2篇第4章和第5章进行了修订;宁明皓老师对第2篇第6章和第7章进行了修订;孙静老师参与了第2篇整体修订。
本教材的内容借鉴了部分书籍、文章以及相关网络资源的成果,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教务部、出版社等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浪潮推动世界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技术的结合应用,正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激流勇进,用全球视野的高度和胸怀天下的广度肩负起时代使命,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创造世界。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之路。我们致力于给予学生“最大的关爱”,关心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成才,注重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让学生拥有适应职业和岗位需要、成就持续成长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当学生走出校园时,能够担当起社会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并终将为区域经济乃至整个产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在高等教育领域,“回归工程”、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是当今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理念。《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12条素质要求中,不仅要求工程知识、工程能力,还强调通用能力和品德伦理;在实践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注重对目标达成的支撑及持续改进,与我校倡导的TOPCARES工程教育实质等效。
TOPCARES工程教育是借鉴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以“预期学习结果”集合来驱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文化的设计,重视营造工程教育文化,其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和基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设计思想,对于国内工程类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为承载学校教学改革思想的载体、融入工程教育最新理念的高品质教材,东软TOPCARES系列工程教育教材在注重理实结合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八大能力的培养,即: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价值观,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对社会的贡献。
TOPCARES系列工程教育教材是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承载着课程和项目的教学内容,而且贯穿和体现了TOPCARES工程教育的理念、思想与方法,是在系统化理论的指导下,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机融合在教材体系中。教材的编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案例教学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思想,具有以下优势:
(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以案例为驱动,在做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3)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程化教育方法,按照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展开项目及知识点的讲解。
(4)围绕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设计教材,实现同一专业下不同教材紧密的关联性。
(5)内容编排循序渐进,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6)适应柔性化教学变革,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教学资源。
TOPCARES系列工程教育教材可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作为教材使用。
目前,TOPCARES系列工程教育教材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尚需要通过改革的实践不断加以深化和持续改进,任重而道远。
Copyright © 2014. 东软电子出版社.
备案号辽ICP备14003114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40203|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402111